大疆汽车部门,下一个华为车BU?
估值约百亿元的大疆车载,即将迎来两位重量级合作伙伴——比亚迪与一汽。
据 36 氪报道,大疆车载已收到比亚迪与一汽的明确投资意向,将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。
202 年 7 月 21 日,比亚迪已拿到国内第一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,问界、小鹏、奔驰等国内外车企,也陆续拿到了自动计时路测牌照。
属于自动驾驶的时代即将到来,车企需要合作伙伴的加入以提升实力!
多年探索后,车企、自动驾驶企业已推出了多种方案,其中安全性最高的方案,除了高算力芯片,还需要大量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、超声波雷达,以及一定数量的激光雷达。
2024 年国际电子消费展上,大疆展示了城区领航辅助驾驶系统。演示车基于单颗高通 Ride(SA8650P)平台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、12 颗摄像头、12 颗超声波雷达、1 颗毫米波雷达,就实现了城区 NOA 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,主打低成本、高收益。
2023 年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汽车宣布,宝骏云朵 460 将搭载与大疆联合打造出的 " 灵犀智驾 2.0" 系统,该车通过 800 万双目摄像头、4 颗环视摄像头、1 颗后单目摄像头,实现了 0~130km/h 全速域智能行车辅助跨层记忆泊车、循迹倒车等功能。
按照大疆车载公开的信息,最低仅需 7~9 颗摄像头搭配 32TOPS 算力自动驾驶芯片,即可实现区域记忆行车,而 L2+ 级城区领航驾驶,只需要将自动驾驶芯片升级到 80TOPS。为了能够适应自动驾驶时代需求,NVIDIA 开发的芯片 Thor 算力高达 2000TOPS,是大疆所需的 25 倍,成本差距可想而知。
此外,一些车企虽然可以用低算力芯片实现高阶辅助驾驶,但需要高精度地图的加持,大疆自动驾驶方案则完全摆脱了对自动驾驶的依赖。
10 万元 ~15 万元的宝骏云朵 460 灵犀版,在大疆车载技术的加持下,都能实现高阶辅助驾驶。比亚迪、一汽产品销量更高,可以通过平摊研发、生产成本,进一步实现该技术下放。甚至说,未来海鸥、海豚等 A0 级车,都有可能实现高阶辅助驾驶,甚至通过记忆模式在固定路段实现自动驾驶。
36 氪报道称,比亚迪曾接触过华为汽车业务,但后者认为合作空间不大,婉拒比亚迪。小通推测,可能是华为认为成本无法压缩到比亚迪可以接受的范围,毕竟现阶段秦 PLUS、驱逐舰 05 的部分版本已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,未来难免需要升级到城区领航辅助驾驶,但这个价位的车,显然难以普及多颗雷达。
华为已是国内激光雷达头部企业,自然希望推广更加安全的融合视觉模式,不追求极致成本压缩。然而纵观汽车行业,无激光雷达、高精度地图的低成本融合视觉,甚至取消毫米波雷达、超声波雷达的纯视觉方案,正逐渐成为主流。
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一般会提到一个名词「双目视觉」,指两颗人眼排列的摄像头,从两个角度拍摄前方场景,用于建立环境模型。
某车企给出的解释是,人依靠两只眼睛,就能识别环境信息,汽车依靠两颗摄像头,也能实现自动驾驶。出于安全考虑,车企一般还会在汽车周围分布多颗摄像头,以判断周围环境。大疆的低成本方案,需要 7~9 颗摄像头,也是为了保证安全。
车用摄像头通常像素不高,只有双目视觉摄像头为 800 万像素,其他摄像头像素更低,部分甚至可能不到 100 万像素,单颗成本 100 元左右。德邦证券给出的信息显示,传统毫米波雷达单颗成本一般在 250 元 ~400 元,激光雷达单颗成本则高达 6000 元 ~7000 元。
一颗激光雷达的价格,足够一辆车配齐一套摄像头加自动驾驶芯片。毫米波雷达的成本固然低一些,但销量累计之下,再微小的成本,也不是小数字。以比亚迪秦 PLUS 为例,2023 年卖出 45.58 万辆,假设每辆车多出一颗 300 元的毫米波雷达,2023 年累计成本就增加了 1.37 亿元。
高精度地图同理,尽管可以提供厘米级精度的环境数据,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测绘,而且部分地区可能需要反复测绘,如此一来增加的成本太高了。正因如此,近几年车企都在宣传无图智驾,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。
车企节约成本我们可以理解,然而放弃激光雷达、高精度地图,意味着对于自动驾驶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人判断环境不仅依靠双眼,还有听觉、触觉等,人脑也与车机系统不同,计算机神经网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拟人脑。
当然,除了成本问题,激光雷达还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极度依赖高精度地图。车辆需要通过激光雷达收集信息,并结合高精度地图进行定位,以提高准确性。但中国面积高达 960 万平方公里,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全国高精度地图绘制,大多数场景下高精度地图无法成为融合视觉的一部分。
激光雷达若想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,除非芯片算力或计算机神经网络达到极高水平。
种种原因导致,激光雷达的成本逐渐降低,声音却没有提高。
自动驾驶何时能够开放,暂时无法确定,但 L3 级自动驾驶已经路测,预计 2030 年之前即可实现商用。至于哪种方案未来能够成为主流,暂时无法给出定论,仍需车企不断探索。
小通认为,高端豪车价格高昂,可以配备高算力芯片 + 激光雷达, 以确保安全性。中低端车型则可以通过摄像头搭配毫米波雷达走混合视觉路线,确保安全性的同时,尽可能降低成本。
纯视觉方案成本较低,安全性存疑,尤其是在亮度太低或光源复杂、大雾天气等场景,摄像头没有雷达可靠性高。
华为、禾赛科技等企业,正致力于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,他们的预期目标是 200 美元以内,甚至 100 美元以内。神经网络的不断发展,未来激光雷达也有可能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。
大疆的低成本方案适合当下普通消费者,十几万元的云朵灵犀版都能实现自动驾驶,若能与比亚迪、一起联手,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普及不是梦。借助这股东风,大疆汽车业务未必没有成为下一个华为车 BU 的可能。